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汶川县文明村镇创建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3-12-29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汶川县文明村镇创建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

创建文明村镇,是广大农民群众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追求高尚精神文化生活的伟大创造,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新时代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提升创建工作科学规范化制度水平,根据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化新时代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意见》(文明委20203号)、四川省文明委《关于四川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川文明委20208号)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管理办法》包含总则、创建标准、申报和评选、命名和奖励、监督和管理及附则等6章内容,坚持“四个着力点”

一是着力提升农村文明素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提升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治意识、科学素质,有针对性地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

二是着力淳化农村乡风民俗。发挥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引导农民群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三是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增强农民幸福感的一个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务求实效,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引导农民群众合理布局、美化绿化家庭院落,真正过上健康文明的生活。

四是着力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把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生活质量作为关键环节,统筹整合各级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资源,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三、激励政策

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原则,对获得或复查中保持国家级文明村镇称号的村、镇每年奖补5万元,对获得或复查中保持省级文明村镇称号的村、镇每年奖补3万元。

四、其他事项

《管理办法》有效期5年。

汶川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汶川县文明村镇创建管理办法》的通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